您的位置:首页 > 篮球资讯 > 详情

AC米兰:趣谈“毛抬厂”故事与梗集锦

  • 2024-06-25 02:24:15|
  • 作者:网站小编|
  • 来源:360直播

AC米兰作为“毛抬厂”三兄弟之中的老大,在意大利乃至欧洲足坛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成就。自1899年成立以来,米兰俱乐部先后获得19次意甲联赛冠军和7次欧洲冠军联赛桂冠。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是无数传奇球星的辉煌表现和经典时刻。然而,近年来,由于管理层的糟糕表现和球队硬实力的下滑,米兰频频遭遇困境,引发了球迷们的无数调侃和梗。

首先要说的就是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米兰的代名词“我毛”一事。始于2011年北京鸟巢举行的意大利超级杯,AC米兰球迷聚会前掏100元却只有毛豆可供食用的情形,让球迷们自嘲为“毛豆”,简称“我毛”。这一梗由此而起,成为米兰球迷间相互调侃的一种方式。

阿德里亚诺-加利亚尼作为米兰的前副主席,以其精明的转会操作而著称。2014年夏天,加利亚尼骑自行车前往与皇马门将迭戈-洛佩斯经纪人交涉,并成功将其带到米兰。这一自行车谈判的画面成为米兰球迷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虽然加利亚尼也曾被戏称为“自行车总管”,但他的操作却让米兰引进了不少优秀球员。

“24.5事件”是一个让米兰球迷至今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2011年,阿奎拉尼代表米兰出场次数定格在24.5次,恰好卡在买断协议的边缘,让米兰成功规避了买断费用。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俱乐部对于转会协议细则的关注和警惕。

“洗剪吹三人组”是2013年夏季集训期间米兰队内的一幕让球迷津津乐道。尼昂、巴洛特利和沙拉维三人一字排开,留着相同的莫西干发型,被球迷戏称为“洗剪吹三人组”。尽管当时他们被视为未来的三叉戟,但最终却未能实现预期,尽早分离。

2017年夏天,“李哥别停”成为了AC米兰球迷的呼声。中国商人李勇鸿的入主让米兰引进了大量新援,但球队未能如预期那样迅速崛起,最终李勇鸿也只是踏上了短暂的狂欢之路。米兰在管理层变动频繁的情况下,很难取得稳定的成绩。

“毛抬厂三兄弟”是关于AC米兰、曼联和阿森纳的梗。这三家传统豪门在一段时间里成绩低迷,被球迷戏称为“毛抬厂三兄弟”。三家俱乐部各自的传统和发展历程给这个梗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成为球迷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DNA主帅”这个梗源自米兰球队在短时间内聘请了多位曾效力过的球员担任主教练。从西多夫到加图索,再到布罗基,米兰在帅位上频繁更换带来球队的不稳定性,在球迷中引发了不少笑料和讨论。究竟“七号传奇”舍甫琴科是否会上任,让人拭目以待。

“谁能打爆这条防线?”起源于博努奇加盟米兰后,球迷预想三中卫体系的稳固性。然而实际效果却出人意料,米兰的防线屡次被打爆,让这个梗成为了调侃的对象。这个故事也警示着不可轻言打破对手的防线,招致反击。

“喂?是反诈中心吗?”描述了米兰成功以较低价格买断托纳利合同的故事,尽管起初遭遇困境,但球员后续表现出色成为球队中场核心。这个故事展现了米兰在转会市场上的一场成功交易,也成为了球迷们引以为豪的话题。

“把加图索扔进了垃圾桶”则记录了伊布面对加图索的一幕训练场趣事。伊布在训练结束后没有容忍加图索的挑衅,力气全开把加图索扔进了垃圾桶,让更衣室内的气氛一度异常诙谐。这个趣闻也展现了球员间的情谊和幽默感。AC米兰的种种趣事和梗,让球迷们对这支传统豪门充满了独特的热爱和共鸣。

【资讯关键词】:

回顶部